您的位置:首页>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成员资料
成员资料 时间: 2014-11-13   来源:   【 |  | 】  【打印

长白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1979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所处区域: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

  地理坐标:北纬41°41′49″—42°51′18″,东经127°42′55″—128°16′48″,中心点位于北纬41°57′36″,东经127°47′60″。

  海拔:主峰2691米。

  总面积:196465公顷,其中核心区139680.5公顷,缓冲区20984.5公顷,过渡区35800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水曲柳、东北虎、中华秋沙鸭等物种及其栖息地。

  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温带和亚寒带阔叶林或林地,山地及丘陵混合生态系统。

  物种记录:维管束植物约1800种。

  主要人类活动:旅游。

  特殊标识:长白山天池所在地,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源头,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长白山站)”。

  一般性介绍:

  在长白山主峰周围分布着100多座火山,巨型的火山锥体横亘长空。16座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环抱着长白山天池,其火山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和冰川冰缘地貌等多样性地貌组合,为世界罕见。

  长白山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之源头,因水流坡降大,断裂阶地多,形成了许多千姿百态的大小瀑布,其中以高达68米的长白天池瀑布最为驰名。

  长白山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组成了独特的、绚丽多彩的植物景观。长白松是长白山特有植物,因其枝若美女的手臂而得名——美人松。此外,长白山的四季风光如画:初春,草木抽芽吐绿,冰凌花傲雪绽放,迎春花、杜鹃花、山梨花等争芳斗妍;盛夏,姹紫嫣红、浓荫掩映,一片生机盎然;金秋,赤、橙、绿、青、蓝、紫五彩缤纷,宛如一幅金秋水彩画;寒冬,雾凇满树、茫茫林海雪原上,不时隐现各类动物足迹,令人遐想万千。保护区山高林密,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栖息条件,林下常见动物觅食踪迹,时而可闻野兽吼叫声,松鼠、花鼠或飞跃树梢或翘首逗人,鸳鸯成双成对在水中嬉戏,松鸡、榛鸡成群结队,时飞时落。

  两千多年前,长白山就被载入了古籍之中。汉朝、南北朝、唐朝、辽、金都有关于长白山的记载。清朝推崇长白山为神山圣地,封禁了280多年,使长白山成为一个古木参天的浩瀚林海,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之称。光绪34年(1908年),安图知县刘建封率领勘察队踏遍了长白诸峰,为16座高峰一一命名。

  长白山区既是满族的发祥地,也是朝鲜族的聚集地。《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指的就是长白山。“不咸”出自满语,保护区附近的一些居民至今还沿袭着许多满族的风俗习惯。朝鲜族能歌善舞,尤以女性贤惠而著称。传统民居是白灰泥墙,四个斜面屋顶的别致建筑极富个性。浓郁的朝鲜族民俗文化,给长白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更多信息请参阅保护区官网: http://cbs.jl.gov.cn/EcologyWeb/main.aspx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版权所有©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传真:010-68597591 办公室电话:010-68597591
人与生物圈编辑部电话:010-6859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