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成员资料
成员资料 时间: 2014-11-13   来源:   【 |  | 】  【打印

猫儿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2011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所处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

  地理坐标:北纬25°44′— 25°58′,东经110°19′—110° 31′。

  海拔:300—2141.5米。

  总面积:23609公顷,其中核心区7759公顷,缓冲区9250公顷,过渡区6600公顷。

  主要保护对象: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漓江源头水源涵养林。

  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物种记录:植物约3001种(其中维管束植物约2485种,苔藓201种,大型真菌315种),动物约3747种(其中兽类约71种,鸟类约247种,爬行类约39种,两栖类约37种,鱼类约53种)。

  主要人类活动:农业,旅游业。

  特殊标识:华南最高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三江源头(漓江、资江、浔江),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八角田的亚热带常绿落叶与阔叶混交林里的森林沼泽湿地独一无二,特有两栖动物——猫儿山小鲵。

  一般性介绍:

  猫儿山因主峰峰顶形似一只匍匐的巨猫而得名。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最高峰。猫儿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保存有东亚面积最大的第三纪孑遗植物水青冈和南方铁杉植物群落,是稀有的铁杉林园、南竹世界和杜鹃花的海洋。傲然耸立的孑遗植物——铁杉林及世界罕见的高山原始矮林,加上高山沼泽湿地是猫儿山独特的高山景观。猫儿山的春天杜鹃花绽放,夏天凉爽宜人,秋天红叶烂漫,冬天银装素裹,是览胜、探险、猎奇、度假、避暑的好去处。

  猫儿山保护区内人迹罕至,绝大多数山地保存着原始风貌,不时有云豹、金钱豹、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林麝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出没。猫儿山小鲵是猫儿山的特有物种,2003年才被发现,2005年被确定为新物种,目前仅在猫儿山海拔约2000米高山丛林中有少量存活。此外,这里还分布有钟萼木、南方红豆杉、银杏、香果树、鹅掌楸、长苞铁杉、福建柏、观光木、榉木等珍稀植物。宽距兰在全世界仅有两个种,其中一个在中国有分布。不久前,猫儿山发现了被人们称为“水晶兰”的宽距兰,这是广西首次发现的新分布的兰花物种。

  猫儿山独特的山地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许多绚丽的气象景观。其日出、晚霞、云海、烟雨、冰雪都极富景观价值。山上气象瞬息万变,峡谷中常常烟雾缭绕,风起云涌。春夏多雾时节,如逢阳光斜照,在佛光峰一带有时会形成神奇的“佛光”景观,七色祥光,如梦似幻。

  猫儿山每年冬季都有降雪,并伴有雾凇奇观,是岭南最佳观雪胜地。猫儿山连接着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是漓江、资江、浔江三江的源头,有“没有漓江,就没有桂林,没有猫儿山,就没有漓江”之说。正是猫儿山的碧水青山造就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景观,造就了漓江名震中外的旖旎风光,造就了全国探险漂流胜地——五排河漂流。

  更多信息请参阅保护区官网:http://www.gxglmes.com/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版权所有©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传真:010-68597591 办公室电话:010-68597591
人与生物圈编辑部电话:010-68597516